中新网新疆新闻5月14日电(王亮丁 富雅青)5月13日上午,国际中文教育暨“一带一路”教育合作专题研讨会在新疆师范大学温泉校区昆仑讲堂举行。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相关负责人、中亚五国及周边国家教育领域代表、国内20余所高校代表及我校师生代表近300人参加开幕式。

开幕式现场
作为落实中国——中亚峰会与第三届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的重要实践,本次研讨会以“中文为桥,教育赋能;创新融合,共创未来”为主题,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自治区教育厅指导,新疆师范大学和香港教育大学主办,北京语言大学、中央民族大学、山东师范大学、云南师范大学、喀什大学协办。

新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海军致辞
开幕式上,新疆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海军致欢迎辞,党委副书记、校长艾尼娃尔· 艾克木主持开幕式。蒋海军表示,新疆师范大学作为新疆师范类高校的领军者,始终立足师范教育特色,主动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大力推动中文教育创新发展与国际交流合作。学校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,将教育合作的“规划图”转化为“实景画”,为深化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以及中国—中亚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教育力量。

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致辞
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在致辞中表示,在“一带一路”教育合作框架下,香港教育大学致力构建跨学科研究网络,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系统创新。希望能与各方携手同行,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教育行动更高质量发展。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在致辞中则表示,未来北京语言大学将强化联系性思维、整体性思维,进一步加强与中亚国家高校和教育机构的合作,加强与国内各相关兄弟院校的合作,努力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国语言文化学习体验,充分发挥分校的引领和辐射作用,构建更加开放、包容的国际中文教育体系,培养更多知华友华人才。
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、自治区教育厅党组成员张士民在致辞中表示,自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以来,教育合作始终是增进民心相通、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纽带。新疆高校作为中国与中亚教育合作的战略支点,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、促进文明互鉴等方面发挥着多维度的关键作用。希望新疆作为国际中文教育和“一带一路”教育合作的重要实践者,重点推进强化平台建设、深化产教融合、厚植人文根基等工作,以“一带一路”助力国际高等教育合作,为国际文化交流工作注入新动能。
开幕式上,新疆师范大学、香港教育大学、哈萨克斯坦阿拜国立师范大学、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、科尔基特阿塔克孜勒德大学、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州立大学现场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。

现场签署教育合作协议
在大会研讨阶段,与会嘉宾们围绕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高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、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教育合作路径与展望、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教师教育发展研究、区域国别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构建、区域国别中文教育资源建设研究、区域国别中文教育政策研究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。山东师范大学校长张建教授、北京语言大学吴应辉教授、哈萨克斯坦阿拜国立师范大学学术事务副校长纳尔别科娃·巴努·穆卡塔耶夫娜、 俄罗斯国立科技大学(莫斯科国立钢铁合金学院)学术事务副校长安德瑞·沃瑞尼、科尔基特阿塔克孜勒德大学校长卡里莫娃·贝比库尔·萨尔瑟姆哈诺夫娜、北京师范大学周作宇教授、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马世年教授分别作大会报告。
当天下午,与会嘉宾们还参加了“区域国别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”“’一带一路’教育合作学术报告会”分论坛活动。
来源:中新网